導語:
都說養兒防老,大部分父母養育兒女都是為了自己將來年老有人照顧,老有所養老有所依,可現實生活卻是,很多的年輕人越來越不願意給老人養老。
72歲的李阿姨有一兒一女,女兒遠嫁,從廣西嫁到了東北,以前偶爾還回來看看她,最近兩年當了奶奶就不回了。兒子一直在身邊,但工作很忙,自從李阿姨摔了一跤之後需要人照顧,她提出到兒子家養老,卻遭到兒媳婦嫌棄。
72歲李阿姨自述:
我一直以為兒媳婦是孝順的人,可當我提出要到兒子家養老時,兒媳婦卻對我說:「養老找你兒子,找兒媳是耍流氓!」
那一刻我才知道是自己太天真了。
以前我不需要照顧的時候兒媳婦對我還是尊敬的,因為我自己有一套老房子,70多平方,雖然很老舊了,但是市場價還值個五六十萬。
老伴早兩年已經走了,這兩年都是我自己過,兒子和兒媳婦從未說過要接我去他們家住住,兩個孫子一個在上大學,一個在上高中,我知道兒子工作和生活壓力大,所以也沒給他們什麼麻煩。
每個月退休金雖然只有3000多,但已夠我一個人生活了,如果無病無痛不需要吃藥我絕不給子女添麻煩。
誰知,自己還是不小心摔了一跤,把手摔斷了,需要人照顧。
「阿蘭(指兒媳婦),我現在生活不方便,去你們家住吧,你只做好一日三餐幫我洗洗衣服就行。」出院後我跟兒媳商量。
因為家裡都是兒媳做主,所以這事還是得經過她同意。
沒想到她卻說我耍流氓,還讓我找兒子!
她生孩子時,兩個孩子我都伺候她月子了,還幫帶到上小學,以前她對我都是尊敬的,怎麼突然間就翻臉不認人了呢?
我自己都懵了。
後來我找兒子才知道,原來我摔斷手後兒子和兒媳婦商量把我接到家裡照顧,兒媳婦不同意,兩個人為此大吵一架,所以,她對我有恨意,濃濃的恨意。
若是換做以前,我是寧願自己吃苦吃虧我都不會求她看她臉色,但我現在行動不便,醫生說得好幾個月才好,而且好了之後也儘量不要用力過度不然容易骨折之類的。
我該怎麼辦呢?女兒是指望不上了,她自己孫子都帶不過來,而且身體又不太好。
請保姆是不太現實的,保姆一個月4000左右,加上我和保姆的生活費省吃儉用至少得到6000,何況我還有其他慢性病每個月吃藥要差不多一千的,我這3000多的退休金遠遠不夠用。
養兒防老,我只好找自己兒子了,這年代都知道兒媳婦沒有給我養老的義務,就算我給她帶了孩子她也可以不養老。
「兒子,我需要你的幫忙了。」我紅著眼跟兒子說。
記得他買房的時候來找我和他爸,說:「爸媽,我需要你們的幫忙了。」
還有孫子出生後,也是他來找我:「媽,我需要你的幫忙了。」
現在反過來了,輪到我向他請求幫助了,我想,有兒子的安全感就是在於此時吧。
「媽,你放心,以後我來照顧你。」兒子說。
後來,兒子收拾了衣服搬到我家,我們娘倆一起生活。
未完待续,请点击「下一页」继续阅读
{nextpage}早上他早早起床給我煮好一大鍋肉粥,還燉了一盅湯,飯菜也做好放保溫壺裡,晚上下班也早早回來給我做晚飯,晚飯後看電視的時間我們娘倆還聊起小時候那些快樂的趣事。
「兒子,媽連累你了,和阿蘭沒少吵吧?」我問他。
「媽,這怎麼是連累呢,如果說這是連累的話,那我連累了您一輩子了,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但你和爸都堅持要送我上學,一直上到大學。誰知我畢業工作了,你們還要照顧我飲食起居,好不容易盼到我買房子結婚,結果你們還得掏大部分積蓄出來支持我。等到我有了孩子,你們又得幫忙帶了,我就是來向你們討債的,所以我們母子間不要說連累的話。」兒子說。
說真的,我已經很久沒那麼開心和踏實過了,可以和兒子好好地相處,閒話家常,這應該是我的老年生活里最幸福的事。
周末或者放假的時候,兩個孫子也會過來看我,還在我家住,三父子擠一張床。
或許,這也是他們三父子最喜歡的日子吧,平日在他們那160平方的家都是各睡各的,來我這裡三父子擠一間房,我經常聽到他們聊天聊到三更半夜。
這可能就是兒孫繞膝的幸福吧,那段時間我的精神特別的好,若不是手斷了,我可以照顧他們三父子呢。可惜好景不長,才三個月,兒媳婦就找上門來了。
她找上門的原因有三個:
第一,兒子起早貪黑地照顧我,難免遲到,全勤獎沒了,工作的時候除了兩次錯,被扣工資,三個月到帳的工資加起來才1萬2,可他平時每個月都有1萬2左右的。
房貸要還,兩個兒子要養,兒媳婦拿著兒子的工資卡有了緊迫感,雖然她自己也上班,但她工作輕鬆一個月只有2000左右,根本不夠補貼家用。
遲點小的也要上大學了,開支還會更大。
兩個孩子將來娶老婆又得給他們買房子,兒媳婦心急了。
這點是兒媳婦上門找我我才知道的。
第二,兒子要上班又要照顧我,憔悴了許多,她老公她看著也心疼,萬一這家庭支柱倒下了,她一個月入2000的人怎麼養兒子怎麼取兒媳婦?
在這裡明確說一下,兒子憔悴了我也心疼,但我除了儘快好起來已經沒別的辦法了,兒子曾經說過每個月出5000塊錢給我請保姆,兒媳婦堅決不同意,因為她工資才2000塊,出了這5000,將來還怎麼給孩子娶老婆?
第三,她怪我把她的兩個兒子也拐到家裡來。
這點真的冤枉我了,我從沒叫孫子來看我,都是他們自己來的,應該是兒子起了個孝順的好頭,所以他的兩個兒子也跟他一樣孝順。
可能是兒媳婦害怕兩個兒子將來娶了老婆就跟她不親,所以她緊張了,畢竟她自己在前頭做榜樣,孩子們會有樣學樣。
「如果你想你兒子和孫子好的話,就跟我回去吧。」兒媳婦說。
我當然是想我的兒孫好啊,為了我兒子的家弄成這樣我心裡也很愧疚,不跟兒媳婦走那我就成罪人了。
我們到家後,兒媳給兒子打了個電話,告訴他下班直接回家。
兒子回來看見我在,他很開心,拉著兒媳婦進房說了許久的話。
「我想過了,我工作輕鬆,現在也還有力氣,照顧媽也只是順手的事。但是你以後要多休息,好好工作,可不能再遲到早退出差錯。」兒媳婦對兒子說。
為此事兒子也向兒媳保證以後肯定不會再出錯。
但為了家庭和睦,兒媳也跟我約法五章:
一是他們吃什麼我吃什麼,如果有什麼想吃的可以提前說但不能事後挑剔;
二是做好個人衛生;
三是不能到處去和別人講自己家裡的是非;
四是有什麼意見直接和她講,不要找兒子告狀;
五是不能嘮叨她。
這五條對於我來說不是難事,日常生活中我肯定可以做到的。
自從我搬到兒子家後,我的生活質量高了很多,因為每天都有人聊聊天,跟著兒子和兒媳婦得到一些新鮮資訊。而且我的房子出租一個月也有1200塊可以補貼生活。
我不矯情不做作,所以家裡也挺和睦,沒給兒媳婦添什麼麻煩,基本實現了「只是添一雙碗筷的事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