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日本是我出生的地方,中國是我的第二故鄉。」
正是因為這句話,讓他即便擁有日本出身,愣是幾乎沒有任何壞評,曾有網友表示:矢野浩二估計是唯一一個在我國國內獲得好評的日本人了。
的確,多年來他不僅在工作上兢兢業業,情感上乾乾淨淨,更是常常出現在國內的各大公益活動上。
拋棄國籍,那些用力獲得的讚美,矢野浩二值得。
1970年,矢野浩二出生在日本大阪一個普通家庭,由於家裡還有3個姐姐,所以從小備受寵愛。
與很多小男孩一樣,矢野浩二的童年也充斥著調皮和父母的責罵。
好不容易捱到高中畢業,矢野浩二就憑著「減輕家裡負擔」的說法輟學了,父母雖說更希望他能夠通過學習改變命運,但是總也不能強迫。
上學時覺得上學討厭,可是等到進入了社會,矢野浩二才知道什麼叫做「殘酷」。
由於沒有文憑,他根本找不到什麼正經的工作,即便是保安、快遞員這種也只能是臨時工。
此時的他有些後悔了,可是卻沒有辦法。
但好在命運有意寵幸他,後來他在酒吧里兼職做調酒師的時候,常常有人誇他長得不錯。
「你長得挺不錯的,怎麼不嘗試去做做演員,這不比調酒師有前途?」
一句無心的話卻在矢野浩二的心中撩起了星星之火。
在努力積攢了一點積蓄之後,他帶著這個「夢」跑到了東京。
可是沒有專業表演技能,長相雖不錯但是在帥哥濟濟的娛樂圈倒也算不上什麼,於是他只能每天靠著跑龍套掙到的微薄工資捱著。
好幾年的時間裡,他除了要跑龍套,為了賺錢還會去做那些明星的助理,做著端茶、倒水等雜事。
2000年,他在《午夜凶鈴》中飾演了一個最終被貞子殺死的人。
這個角色自然沒在觀眾的心中掀起什麼波瀾,但是對於矢野浩二來說卻很值得慶祝和紀念。
一向樂觀的他認為,這個角色太重要了,雖說是配角,但是最後才被殺死,也算是貫穿了整個電影。
正是這樣一個對什麼都有著敬畏和樂觀之心的人,最後才會收穫那麼大的榮譽。
龍套跑多了,自然也就積累了不少圈內的人脈。
《午夜凶鈴》拍完沒多久,他就在一個朋友的介紹下,第一次踏上了中國的土地。
此次前來他要拍的是由華誼兄弟投資的《永恆戀人》。
這部劇里,他飾演的是一位日本留學生。除了演藝上的突破外,他發現自己居然意外地很喜歡這個國家。
那時候,國內也很缺少外國演員,於是抓准這個機會,2001年,矢野浩二帶著自己所有的積蓄來到了中國。
他想在這裡用自己的實力為自己爭取一方天地。
可是生活並不容易,由於初來乍到,所以根本沒什麼人找他拍戲,但是他沒有消極度日,而是利用這段空閒期努力適應中國的生活以及學習漢語。
終於,《走向共和》這部劇的導演最終注意到了他,他也成為了在中國第一個扮演「日本鬼子」的日本演員。
未完待续,请点击「下一页」继续阅读
{nextpage}一開始拿到這個角色的時候,矢野浩二很高興,可是看到劇本之後他有些猶豫了。
劇本中那些惡行讓他難以想像,那些居然是自己的先輩們做出來的事情,一時間他有些無法接受,甚至質疑真假性。
可是他並沒有因此直接拒絕,而是耐心地翻看資料和歷史,最終選擇了尊重歷史。
那段時間,拍戲的空檔常常會看到他捧著歷史書在閱讀,很難想像當初那個不愛上學的男孩最後居然這麼主動地看起了書。
認真的態度讓他這次的拍攝很精彩,他也因此受到了許多圈內導演的喜愛。
2003年,他參演《記憶的證明》,這部劇里的他更加認真,有一場戲他由於太過投入,就連鋼筆筆尖插入了自己的肉里都沒有察覺。
一直到整個場景拍攝完成,大家看到桌面上的血跡才發現他受傷了。
這樣敬業的態度一下子讓很多人肅然起敬,導演更是將他簽到了自己的娛樂公司。
之後,「金鷹」獎等各種獎項紛沓至來,矢野浩二也成功在廣大中國觀眾的心裡留下了一席之地。
可是一個演員有時候演得太好也不見得是一件好事,由於他每次都將日本角色演得很自然、貼合,所以後續接到的劇本幾乎都是差不多的角色。
2005年是矢野浩二事業的高峰期,那時候各大衛視黃金時段的電視劇中,總能看到他的身影,據說曾經最多的時候,有他參演的17部劇集同時播放。
如果是剛入行的矢野浩二看到這個成績一定會很高興,可問題是隨著在這個行業里摸索,他漸漸地構建了自己的一套事業期待。
他不願意再單一地消耗自己的演技,可是一方面他又面臨著如果轉型會無戲可拍的尷尬局面。
更讓人傷心的是,由於常年在中國飾演「日本鬼子」的形象,所以引得他在日本國內的聲評很不好,甚至不少人罵他是「賣國賊」。
矢野浩二迷茫了,他不知道自己的選擇究竟有沒有錯,但是這段時間裡,他確實減少了自己拍戲的頻率,尤其是拍攝「日本鬼子」的戲。
直到一位導演的話才讓他解開心結:不想再拍這類角色就索性不要拍了,雖說轉型有很多困難和挑戰,但是以你的演技不成問題的。
他或許想要的就是一句肯定的誇讚,所以聽了這番話之後整個人輕鬆了不少。
2008年,他轉行做主持人,加入了湖南衛視的《天天向上》。
雖說他的普通話不是那麼標準,但是卻更有辨識度,每天和天天兄弟們一起插科打諢,他骨子裡的幽默天賦也發揮得淋漓盡致。
這個身份相比於從前當演員來說獲得了更多的關注和喜愛,那段時間,他總是在街上被認出他的粉絲拉著合影。
也正是在那段時間,他收穫了自己的愛情。
對方是一位重慶姑娘,兩人戀愛沒多久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,隨後生下一個女兒,十分幸福。
值得一提的是,矢野浩二對老婆十分尊重,不僅在採訪時幫忙宣傳老婆家鄉的涪陵榨菜,而且還暗戳戳表示自己是個耙耳朵。
說出這些話的時候,他沒有一絲不高興,而是一種甘之若飴的調侃,幸福的神色隔著螢幕都能深深地感染大家。
更重要的是,由於常年在中國生活,也因為在中國實現了自己的個人價值,所以他索性讓女兒直接隨著自己的老婆姓。
家庭幸福的同時,他的事業也有了他想要的結果。
2012年,矢野浩二在電視劇《盛宴》中扮演了一個中國地下黨成員。
雖說是一個日本人,但是從播出的效果來看,他演得很好,用實力向大家證明了,演員的身份不應該受到國籍的限制。
未完待续,请点击「下一页」继续阅读
{nextpage}他渴望多方面突破自己的想法,也向大家展示了一個不斷挑戰自己實力的矢野浩二,如今提到他,凡事知道他的人,無一不為他的演技豎起大拇指。
然而國籍的差別最終還是帶給了他意想不到的結果。釣魚島事件發生後,國民反日情緒高漲,許多販賣日貨的商店被砸,更不用說矢野浩二這個扎紮實實的日本人了。
不得已,那段時間他只能辭去自己主持人的工作,並且很長一段時間再也沒有收到工作邀約。
對此他很傷心,整日不知道該做什麼,此時的他身處異鄉,不被接納,回去亦不會被接納。
這樣的壓力堆積在他心頭直接導致他身體出現了一些問題,有次竟因為呼吸困難而被送去醫院搶救。
醒來後的他看著身邊一臉憔悴的妻子和一臉擔心的女兒,從鬼門關走了一遭的他最終決定振作起來。
正是這個時候,汪涵的一句話也激發了他此後的人生理想。
「一定要堅持,你的存在或許能夠成為兩國溝通的特殊橋樑。」
一句說起來輕飄飄但是含義卻千斤重的話讓他最終決定回到日本,他希望在日本也能有所成就,然後將自己兩國的粉絲連接起來。
可是事情並不像他想像的那麼簡單。
回國後的他受到了很多冷遇,有些人是不屑看待他在中國獲得的名譽,有些則直接認為他是個「叛徒」、「賣國賊」。
那段時間的矢野浩二承受著巨大的壓力,但好在中國的粉絲們總是在各種社交平台上表達對他的想念和問候。
那一聲聲簡單的問候慢慢地給他積蓄力量。
後來有段時間國內一直傳來矢野浩二在日本被人暴打的消息。
其實早在2007年,當時的論壇,就爆出了一張他鼻青臉腫在醫院排隊的照片。
稱他遭到了日本激進分子的報復。
對於兩國的態度,他曾表示:在中國時,自己從來沒有詆毀自己的祖國。對於中國,更是不忘感恩。
而他作為一個小人物做不了什麼大事,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演技感染更多人,用藝術將大家聯繫到一起。
在他的努力之下,他開始頻頻在日劇中現身,無論是日本角色還是中國人的角色,只要合適他都會演。
他用行動在告訴大家,中國也好,日本也罷,在他心裡都一樣重要。
後來他有幸在日本的一檔綜藝里擔任主持人,面對鏡頭,他毫不猶豫地喊出了那句:我愛中國。
在日本的工作之餘,他也常常會回到中國演出,《天天向上》十周年的節目中,他和天天兄弟們一起演唱了《向日葵》。
整首歌曲沒有技巧,全是感情。
疫情暴發之後,他不僅捐獻了近百萬的物資,而且還在各個國家都抵制疫苗的時候,帶頭打起了疫苗。
後來他更是用自己多年的努力換來了日本大使館的「外務大臣表彰獎」,成功地為兩國人民的和睦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在國際上,他更是獲得過「全年最優秀的外國藝人獎」。
矢野浩二終於完成了自己的夢想,但是這對於他來說僅僅只是開始,絕不是結束。
去年10月,矢野浩二在社交平台激動地告訴大家:自己終於通過了漢語水平考試。
視頻中的他肉眼可見的喜悅,不斷地對著鏡頭揮舞自己的成績單,最後大聲喊出一句:全世界都在說中文。
中國文化的榮譽感居然被一個日本人刻在了骨子裡,不免讓人感嘆。
就在前兩天,他來到北京,依舊激動地發了一條微博:北京您好!我回來了。
照片中的他眼中滿是光芒,無比像一個遠行許久又回到家鄉的孩子。
國籍其實不重要,重要的是人本身,同一個國家有人殘暴嗜血,亦有人善良如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