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休金8千,兒媳提出共同買房一起住,婆婆果斷拒絕:我去養老院!

2023-03-09

退休金8千,兒媳提出共同買房一起住,婆婆果斷拒絕:我去養老院

01

未經他人苦,莫勸人向善——這句諺語已經成為了網絡流行語。

很多時候,在一般人看來是「幸福」的事,在具體的某些人身上卻是痛苦的。大家都想過上好日子,可是那種「好」對於一些人來說完全是虛無縹緲的。

林阿姨(化名)是一位獨居老人,她已經拒絕兒媳的同住要求好幾次了。

02

在鄰居眼中,林阿姨是一個很奇怪的人。

林阿姨原本住在一棟老樓房裡,後來獨自住進了這個小區。

搬家那天,林阿姨雇了搬家公司的人幫她,顯得頗為冷清。這也讓鄰居感到很奇怪,還以為林阿姨是一直單身不結婚的人呢!

後來熟悉了才知道林阿姨有一個兒子,快30歲了。

而且林阿姨已經有了孫子,那孩子卻從來不到林阿姨家裡,只有兒媳隔三差五來找她。

這個小區人也不多,在二環外,居民多是中老年人,林阿姨住在這裡就是圖清凈,想悠閒養老的,但是兒媳經常來訪,讓她非常生氣。

鄰居們嘖嘖稱奇,猜測她家的情況。

後來閒聊時才知道,林阿姨的兒媳每次來,都是勸她搬過去一起住的。

鄰居更不理解了,哪個老人不希望自己晚年子孫繞膝?不希望和兒子住在一起呢?林阿姨老伴兒已經去世,她一個人住著,萬一生病了,也沒人照顧她,這多不方便。

林阿姨說:「你們不知道,我兒媳不行,我不能跟她住一起。」

鄰居大嬸多嘴:「咋不行了?我看你兒媳人不錯啊,每次來的時候都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,笑得喜氣洋洋的,又給你做飯又打掃屋子,大姐你別太挑剔了!」

林阿姨長嘆一聲,不再多說什麼,鄰居也沒辦法追問了。

林阿姨和鄰居大嬸聊到兒媳,這讓她很鬱悶,但是她思想比較傳統,覺得家醜不可外揚,所以不想把兒媳的糟糕人品說出去。

其實兒子剛結婚時,林阿姨也覺得兒媳人不錯。

後來才發現,其實兒媳就是個笑面虎,表面笑嘻嘻,背地裡算計人。

林阿姨老伴兒去世的時候,給妻兒留下了一筆保險賠償費,她不敢亂花錢,辛辛苦苦打工把兒子拉扯大,給兒子結婚買了套房。

兒子婚後,林阿姨依舊住在老樓房裡。

但是她家在5層,沒有電梯,她還有腰傷,無奈之下只好再拿出錢買了現在這套房。

就是林阿姨買養老房這件事,讓她徹底看清了兒子和兒媳的真面目。

原本林阿姨要買個一層住就是出於身體考慮,她有一次上樓太累,還差點摔倒了,把腰給閃了。出於安全考慮,林阿姨買個新房是合情合理的。

況且她用的還是自己的積蓄,打算全款買下,不需要兒子花錢,更不用兒子和兒媳替她還什麼貸款,他們根本沒有資格反對。

然而兒媳極力反對,一直勸林阿姨搬過去跟他們一起住。

兒媳說:「媽,您也要為您孫子考慮,將來我們要買學區房,您總不能一分錢不出吧?」

未完待续,请点击「下一页」继续阅读

{nextpage}

林阿姨想了想,說:「那到時候我把老樓房的那套賣了,至少也能給你們20萬。」

聽她這麼說,兒媳的臉色當時就黑了,表情相當難看。林阿姨心裡很不舒服,覺得自己又不欠兒子和兒媳什麼,孫子出生時她也盡力幫忙了,難道要把她的積蓄掏空才滿意嗎?

林阿姨不想和兒媳吵架,一段時間內不再主動聯繫兒子。

然後林阿姨就被兒媳纏上了,兒媳幾乎天天都去她家,每次都帶上孩子一起,林阿姨就是想要直截了當地拒絕,也不好當著孩子的面說。

更巧的是,林阿姨之前工作的工廠提升待遇,給老人們的退休金提高了。

林阿姨去辦了手續,得知自己每個月能領到8千元,高興之餘立即想起兒媳。

兒媳天天拿買學區房的事騷擾她,要是讓兒媳知道她現在每月退休金這麼高,肯定又要惹出事端,但是如果不告訴兒媳,兒媳又要覺得婆婆是背著她藏錢。

林阿姨發愁,錢到了手裡反而成了燙手山芋。

然而還沒等她想好怎麼辦,兒媳就消息靈通得知了這件事。

兒媳和兒子一起來到林阿姨家,這次她言辭激烈地要求婆婆不准買房,婆媳大吵了一架,然後兒媳突然態度變軟,又說:「媽,您就聽我的,給孫子買個學區房,拿養老金還貸款。」

林阿姨很生氣,兒媳盯上了自己的存款,現在連養老金也不放過!

林阿姨說:「你當我傻啊?我都50多了你讓我替你還錢,這話你也說得出口?」

兒媳說:「不白花你的錢!你搬過來跟我們一起住,你在我們家養老,又能天天見到孫子,這樣不好嗎?你住過來也就用不著那些錢了,這不是一舉兩得嗎?」

林阿姨根本不會被她唬住,看兒媳那精明算計的樣子,就知道自己搬來肯定沒有好日子。怕不是會被兒媳當成工具人使喚!

林阿姨撂下一句話「我寧可去住養老院,也不會跟你一起住」,就把他們轟出家門。

後來林阿姨買了現在這套房,一個人生活逍遙自在。

只是兒媳依舊經常上門來,勸她把養老金的一半給孫子買房用,打攪她的晚年生活。

03

現實生活中,總有一些故事比較「毀三觀」,而親身經歷這些故事的人,心中的悲傷也很難說得清。在別人眼中「美滿」的家庭,或許內部已經千瘡百孔。

一:子女啃老,父母要經濟獨立

以往在故事中,大家都在強調年輕人要經濟獨立,以實力脫離父母的霸道掌控,才能建立起健康的人格。那麼在子女啃老的情況下,父母經濟獨立也是同樣有用的。

父母對子女金錢上的幫助應該是有限的,不能讓子女養成依賴父母的壞習慣。

而且子女婚後,父母就要考慮自己晚年養老的事了,更不可能把錢掏空給子女花。

養老的問題比較複雜,比如老年疾病、身體老化,因為這些問題,老人晚年衣食住行都會發生很大的改變,可能需要買電動輪椅代步,減少腰腿勞損,食譜也要發生改變。

應對這些問題,都是需要花錢的,如果居住條件不好,還需要修繕房屋或是購置新房。

父母養老不花子女的錢已經是很厲害了,子女不能再向父母要錢,占用父母養老的錢。

很多父母為了子女委曲求全,寧可自己住得差一點、吃得不講究,忍著腰腿疼痛也不捨得買代步工具,這就是因為沒有做到和成家了的子女經濟分離,才會出現這種窘境。

二:晚年養老,手裡必須有錢

聰明的父母不會把自己全部積蓄掏空,除非子女結婚時父母還能賺錢。

到了退休養老的年紀,老人手裡必須要有錢才行,畢竟人心難測,子女或者他們的配偶剛結婚時還很好,後來可能在社會上經歷了一些事,價值觀會發生變化。

尤其是受到了挫折的人,他們可能會把不如意發泄給身邊的人。

又或者是受了伴侶的挑唆,在手頭不寬裕的時候惦記上了父母的存款和房產。

也有可能是子女生活壓力太大,想要的生活跟自己的能力不匹配,硬是追求更高層次的生活條件,結果想要走捷徑、賺快錢,想利用父母的錢做啟動資金。

各種情況不一,但多半不會有什麼好結果。

父母不能在子女成家立業之後還一味地給他錢、支持他。

把自己的錢捏在自己手裡,雙方都過好自己的生活,獨立處理自家的資金問題,不要互相干涉對方用錢,這才是比較健康的家庭關係。

文/無筆


相关文章

  • 不惜賣掉7棟房!佛心嬤「10元便當50年不漲」欠錢照樣開,拾荒補菜錢「只為讓窮人吃飽」
  • 婚車迎上喪葬車狹路相逢「互不讓道」,新娘見狀下車一個舉動驚呆眾人:大事不妙
  • 中1億頭獎!烤魷魚老闆嗨到「砸店」客人全傻眼!夜市證實了
  • 「90度鞠躬賣玉蘭花」婆婆烈日下被十幾台車拒絕!他心疼掏100元買,下秒景象超衝擊
  • 國中生「撿到30萬交還失主」堅持不收回禮!4個月後全校師生都愣住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