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阿姨老伴兒去世的時候,給妻兒留下了一筆保險賠償費,她不敢亂花錢,辛辛苦苦打工把兒子拉扯大,給兒子結婚買了套房。
兒子婚後,林阿姨依舊住在老樓房裡。
但是她家在5層,沒有電梯,她還有腰傷,無奈之下只好再拿出錢買了現在這套房。
就是林阿姨買養老房這件事,讓她徹底看清了兒子和兒媳的真面目。
原本林阿姨要買個一層住就是出於身體考慮,她有一次上樓太累,還差點摔倒了,把腰給閃了。出於安全考慮,林阿姨買個新房是合情合理的。
況且她用的還是自己的積蓄,打算全款買下,不需要兒子花錢,更不用兒子和兒媳替她還什麼貸款,他們根本沒有資格反對。
然而兒媳極力反對,一直勸林阿姨搬過去跟他們一起住。
兒媳說:「媽,您也要為您孫子考慮,將來我們要買學區房,您總不能一分錢不出吧?」
林阿姨想了想,說:「那到時候我把老樓房的那套賣了,至少也能給你們20萬。」
聽她這麼說,兒媳的臉色當時就黑了,表情相當難看。林阿姨心裡很不舒服,覺得自己又不欠兒子和兒媳什麼,孫子出生時她也盡力幫忙了,難道要把她的積蓄掏空才滿意嗎?
林阿姨不想和兒媳吵架,一段時間內不再主動聯繫兒子。
然後林阿姨就被兒媳纏上了,兒媳幾乎天天都去她家,每次都帶上孩子一起,林阿姨就是想要直截了當地拒絕,也不好當著孩子的面說。
更巧的是,林阿姨之前工作的工廠提升待遇,給老人們的退休金提高了。
林阿姨去辦了手續,得知自己每個月能領到8千元,高興之餘立即想起兒媳。
兒媳天天拿買學區房的事騷擾她,要是讓兒媳知道她現在每月退休金這麼高,肯定又要惹出事端,但是如果不告訴兒媳,兒媳又要覺得婆婆是背著她藏錢。
林阿姨發愁,錢到了手裡反而成了燙手山芋。
然而還沒等她想好怎麼辦,兒媳就消息靈通得知了這件事。
兒媳和兒子一起來到林阿姨家,這次她言辭激烈地要求婆婆不准買房,婆媳大吵了一架,然後兒媳突然態度變軟,又說:「媽,您就聽我的,給孫子買個學區房,拿養老金還貸款。」
林阿姨很生氣,兒媳盯上了自己的存款,現在連養老金也不放過!
林阿姨說:「你當我傻啊?我都50多了你讓我替你還錢,這話你也說得出口?」
兒媳說:「不白花你的錢!你搬過來跟我們一起住,你在我們家養老,又能天天見到孫子,這樣不好嗎?你住過來也就用不著那些錢了,這不是一舉兩得嗎?」
林阿姨根本不會被她唬住,看兒媳那精明算計的樣子,就知道自己搬來肯定沒有好日子。怕不是會被兒媳當成工具人使喚!
林阿姨撂下一句話「我寧可去住養老院,也不會跟你一起住」,就把他們轟出家門。
後來林阿姨買了現在這套房,一個人生活逍遙自在。
只是兒媳依舊經常上門來,勸她把養老金的一半給孫子買房用,打攪她的晚年生活。
03
現實生活中,總有一些故事比較「毀三觀」,而親身經歷這些故事的人,心中的悲傷也很難說得清。在別人眼中「美滿」的家庭,或許內部已經千瘡百孔。
一:子女啃老,父母要經濟獨立
以往在故事中,大家都在強調年輕人要經濟獨立,以實力脫離父母的霸道掌控,才能建立起健康的人格。那麼在子女啃老的情況下,父母經濟獨立也是同樣有用的。
未完待續,請點擊「下一頁」繼續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