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後,蔡徐坤粉絲宣布退出數據比賽。
後來周杰倫也在網上回應:希望你以後,也有一群像我一樣這麼挺自己偶像的歌迷。
粉絲對偶像的喜愛可以通過多種形式表達,比如關注他們的劇,聽他們的歌,看他們的綜藝節目。
給偶像做數據也是最直觀的表達愛的方式。當年的超級女聲,很多人發簡訊給自己喜歡的歌手投票。
但也正因為如此,難免有一些爭議。比如有的粉絲為了給偶像投票,買了很多牛奶卻喝不完,最後不得不倒掉,被官媒詬病。
即使在網絡上,仍然有很多可以動動手指投票的招數,比如「刷票」,比如同行之間的刻意抹黑,比如我們看不到的「黑幕」。
其實這也反映了娛樂圈對流量的盲目追求,藝人和粉絲的「鬥爭」往往會帶來巨大的話題,以至於活動就這樣被炒起來了。
此次張頌文和張新成粉絲之間的「掐架」,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。
在品質盛典投票之初,有人預測這個獎可能是張頌文《狂飆》播出後的第一個電視劇獎。
但現在,畢竟流量「贏」了。
但這難道不是一種對流量的「捧殺」嗎?
無論是蔡徐坤周杰倫,還是張頌文張新成,彼此的粉絲都希望自己的偶像能獲得虛無縹緲的「第一名」,卻不知不覺陷入了炒作的陷阱。
在粉絲眼裡,自己的偶像永遠是最好的,但真正能證明一個演員、歌手的,除了粉絲的喜愛,還應該有自己的硬實力和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