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讀:秋瓷炫道歉,韓國網友不接受「泡菜」的說法, 應翻譯成「辛奇」!
一個叫法而已,有必要較真兒嗎?
韓國女星秋瓷炫因為把辣白菜翻譯成「泡菜」,被韓國網友圍攻,韓國一位教授指出,正確的翻譯應該是「辛奇」!
這事兒說起來有點繞,明明是中文,為什麼韓國人有定義權呢?中文怎麼叫,不應該由中國人自己來定義嗎?
並不是韓國教授的單純碰瓷,而是有真實依據的。
前幾日,秋瓷炫曬出了一段吃拉麵的視頻,視頻中她大快朵頤,一邊吃著拉麵,一邊就著辣白菜,自稱面是老公給做的。
隨後,這段視頻在韓國網站上引發了熱議,一位韓國教授,就是之前屢次「碰瓷」中國的徐炯德教授,再次質疑泡菜的說法不準確。
這位教授認為,秋瓷炫不應該將泡菜稱為泡菜,正確叫法應該是「辛奇」。為什麼叫辛奇呢?因為泡菜(Kimchi)從韓語直接音譯過來,就是辛奇的讀音。
對於泡菜的問題,這位教授不止一次提出過此類的質疑,去年的吳京中國衣服撞衫韓劇《魷魚遊戲》一事,也出自他的手筆。
那麼這位教授究竟有何依據呢?
據悉,韓國文體部在去年出台了新的規定,糾正了韓國泡菜的中文譯法,以前可以翻譯成「泡菜」,新規定出台後,則要翻譯成「辛奇」。
在這名教授的挑唆下,秋瓷圈被韓國網友圍攻,隨後刪除了相關視頻。
近日,秋瓷炫發布了道歉聲明,解釋了前因後果。
秋瓷炫稱,因為自己經常在中韓兩國活動,所以平時對這方面的事情很在意,在還是疏漏了一些,為此感到抱歉。
她解釋稱,之前辛奇和泡菜的翻譯與標記是被放寬認可和使用的,去年七月份韓國出台了《公共用語的外國語翻譯及標記指南》規定,才正式廢除了「泡菜」的翻譯,明確要求使用辛奇。
但辛奇並沒有被廣泛認可,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名字,她作為一個公眾人物,應該擔負起推廣的責任,讓辛奇這個名稱更廣為流傳。
她會和工作人員一起努力維護韓國固有的文化和傳統。
夾在兩國之間,秋瓷炫也是夠難的了,於曉光肯定會支持妻子,但此時不發言可能是比較明智的選擇。
一個叫法問題而已,怎麼叫都行,事物的本質不會因此改變。這件事情反倒折射出了一些價值觀的問題。
近些年來,韓國民間頻繁因為傳統文化的來源問題,而和中國網友產生爭論,我覺得爭論沒有意義,國內的網友大可不必斤斤計較,與其凡事都要懟回去,不如選擇視而不見,這樣反而會顯得斤斤計較之人氣量狹小。
但有些事情是有必要較真兒,比如說中華民族的一些傳統民俗,不應被他人竊取,必要的時候一定要據理力爭,要不然就真的三人成虎,成了他人的文化果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