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中玫瑰與傅家明:情深未戴帽,雨水共譜情愫曲

2天前     影墨     5189

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,我們的思維跳躍得比任何時代都要快。但有時候,這種快速變化的思維模式似乎也在悄然影響著我們的文藝作品,尤其是在影視劇的創作上。

最近,一部名為《玫瑰的故事》的國產劇引起了廣大觀眾的關注和討論。其中,劇情的處理、角色的設定以及情感的表達,都成為了大家熱議的焦點。

雨中玫瑰與傅家明:情深未戴帽,雨水共譜情愫曲

首先,我們得談談現代人思維跳躍過快與編劇、導演在劇情處理上的「遺忘」。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,我們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各種新鮮事物所吸引,很難長時間集中在一件事情上。

而《玫瑰的故事》的編劇和導演,似乎也在這種環境下受到了影響,導致劇情在處理上有些跳躍,甚至有些關鍵情節被「遺忘」。

比如,在劇情臨近結局時,突然冒出的某些情節就顯得有些突兀,讓觀眾感覺像是被強行塞進去的一樣。

這種處理手法,無疑讓人想起了國產劇的一些老毛病——為了吸引眼球,不惜犧牲劇情的連貫性和合理性。

當然,除了劇情處理上的問題,主角玫瑰的設定也引起了不少爭議。在劇中,玫瑰被塑造成了一個天生贏家,享受著各種特殊待遇。

比如,她可以帶著女兒體驗私人飛機,這種待遇在普通人看來簡直是遙不可及。然而,在劇情中,這樣的設定卻顯得合情合理,仿佛玫瑰就應該擁有這樣的生活。

這種設定,雖然讓主角的形象更加光鮮亮麗,但也讓觀眾對劇情的真實性產生了質疑。

而在角色行為邏輯方面,劇中傅家明與玫瑰的登山情節更是備受爭議。在劇情中,兩人選擇在半山腰搭帳篷過夜。這個設定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,畢竟登山者在山上過夜是很常見的事情。

但是,當鏡頭轉到帳篷上時,觀眾卻發現帳篷上竟然掛著閃著光的霓虹燈!這個設定就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了。

在野外搭帳篷過夜,為什麼要掛霓虹燈呢?是為了照明嗎?顯然不是。是為了吸引注意力嗎?

但這樣做豈不是更容易引起野獸的注意?編劇和導演在這裡的處理,顯然是有些不合理的。

雨中玫瑰與傅家明:情深未戴帽,雨水共譜情愫曲

而關於霓虹燈的電源問題,雖然有可能是通過電池供電的,但這樣的設定依然讓人費解。在野外環境下,電池供電的霓虹燈不僅不實用,而且還存在著安全隱患。

此外,當玫瑰和傅家明在山上遇到雷陣雨時,他們的行為也讓人大跌眼鏡。兩人竟然站在雨中,任由雨水淋濕身體,甚至還不使用衝鋒衣上的帽子來遮雨。這樣的行為不僅不符合常理,更是對生命安全的不負責任。

更令人不解的是,編劇和導演似乎完全忽視了傅家明的心臟病狀況。在劇中,傅家明是一個心臟病患者,但在惡劣的天氣下,他卻被迫與玫瑰一起冒險登山。

未完待續,請點擊「下一頁」繼續閱讀